五十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扩展及其原因

被引:55
作者
吴波
慈龙骏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防治荒漠化研究与发展中心!北京,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荒漠化; 荒漠化扩展原因; 景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本文在毛乌素沙地景观分类、制图及景观动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50年代以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发展状况及其时空特征,并对其扩展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整体上处于迅速扩展之中,只是某些局部地方植被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荒漠化扩展存在明显的空间和时间差异:西北部纯牧区扩展速度远远高于东部和南部半农半牧地区,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扩展速度远远低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荒漠化的迅速扩展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波动也有一定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72+193 +193-1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的遥感监测 [J].
吴薇 ;
王熙章 ;
姚发芬 .
中国沙漠, 1997, (04) :83-88
[2]   毛乌素沙地生态环境失调的研究 [J].
那平山 ;
王玉魁 ;
满都拉 ;
徐树林 .
中国沙漠, 1997, (04) :78-82
[3]   2000a B.P.来毛乌素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J].
孙继敏 ;
丁仲礼 ;
袁宝印 .
干旱区地理, 1995, (01) :36-42
[4]   毛乌素沙地的飞播固沙成效——以榆林县红石峡播区为例 [J].
刘玉平 .
中国草地, 1993, (03) :45-48+64
[5]   浅议我国北方地区的沙漠化问题 [J].
吴正 .
地理学报, 1991, (03) :266-276
[6]   鄂尔多斯草原沙漠化的因素与防治意见 [J].
孙金铸 .
内蒙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1, (01) :60-68
[8]   从红柳河上的古城废墟看毛乌素沙漠的变迁 [J].
侯仁之 .
文物, 1973, (01) :35-41
[9]  
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地理系等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