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权主义:一种谱系性的“知识考古”

被引:21
作者
左卫民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职权主义; 当事人; 纠问式; 日本学界; 干涉主义; 刑事诉讼程序; 刑事诉讼阶段; 德国刑事诉讼法; 知识考古; 谱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正>在当下中国刑事诉讼研究中,职权主义/当事人主义已成为观照域外法治国家诉讼模式的基本范畴;"贴标签式"认定大陆法系的刑事诉讼模式属于职权主义,英美法传统的国家则是当事人主义,似乎也成了学界的固化认识,甚至还作为一种"正确知识"被传播开来。正是基于此种前设性认知,在判别中国刑事诉讼基本模式上,人们往往认定中国刑事诉讼的基本形态也是职权主义,总体上与欧陆近似。进一步,在刑事司法改革的浪潮兴起之后,当事人主义或者是吸收当事人主义模式的某些要素,成为了改革的主流意见。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8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法文化共性、相异性与我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 [J].
汪海燕 .
政法论坛, 2005, (05) :151-161
[2]   试析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方向与路径 [J].
龙宗智 .
社会科学研究, 2005, (01) :80-84
[3]   从我国刑事法庭设置看刑事审判构造的完善 [J].
卞建林 ;
李菁菁 .
法学研究, 2004, (03) :82-93
[4]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J].
左卫民 ;
万毅 .
中国法学, 2003, (04) :134-145
[5]   两大法系刑事诉讼模式之比较 [J].
程味秋 .
比较法研究, 1997, (02) :74-80
[6]   我国刑事诉讼模式应实行职权主义当事人化 [J].
田丰乐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5, (05) :49-52
[7]   刑事审判模式之比较与改革 [J].
徐静村 .
现代法学, 1994, (06) :12-13
[8]   刑事审判模式探析 [J].
谢佑平 .
政法论坛, 1994, (02) :28-34
[9]   试析我国刑事诉讼结构的特点及其完善 [J].
徐益初 .
法学评论, 1992, (03) :33-37
[10]   实体真实、价值观和诉讼程序 [J].
左卫民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 (04)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