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中国社会中租佃制度对产出的作用分析——基于德怀特·希·帕金斯视角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王昉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
关键词
传统中国社会; 租佃制度; 租佃率; 租佃契约;
D O I
10.16538/j.cnki.jfe.2006.03.006
中图分类号
F329 [中国农业经济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文章在借鉴美国学者德怀特.希.帕金斯研究中国近代农村土地分配和租佃制度的方法的基础上,对传统中国社会中租佃制度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进行了研究,通过对租佃率和租佃契约的内容以及性质进行分析,得出了在一定条件下租佃制度完全有可能对农业产出产生积极作用的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M].张红宇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美)黄宗智著;.中华书局.2000,
[3]  
苏洵集.[M].(宋)苏洵著;邱少华点校;.中国书店.2000,
[4]  
唐代阶级结构研究.[M].张泽咸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5]  
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M].李文治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6]  
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M].杨国桢著;.人民出版社.1988,
[7]  
中国农业的发展.[M].(美)珀金斯(D.H.Perkins)著;宋海文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8]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梁方仲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9]   中国封建经济发展阶段述略 [J].
方行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 (04) :14-26
[10]   论《吏民田家莂》的契约与凭证二重性及其意义——读长沙走马楼简牍札记之二 [J].
高敏 .
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04) :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