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下游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15
作者
潘竟虎
刘普幸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变化; 黑河下游; 额济纳旗; 遥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基于研究区1986年LandSat TM和2003年LandSat ETM+遥感影像资料,综合运用遥感与GIS技术手段,结合FRAGSTATS景观格局分析软件,就近17 a来黑河下游额济纳流域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引起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草地、林地、水域及耕地面积减少,居民工矿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显著增加;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多样性及异质性程度减小,稳定性降低;气候的暖干化趋势、黑河下泄水量的持续减少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黑河下游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87+98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海南岛西部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景观格局动态分析 [J].
王兮之 ;
郑影华 ;
李森 .
中国沙漠, 2006, (03) :409-414
[2]   额济纳绿洲近20年来土地覆被变化 [J].
张小由 ;
龚家栋 ;
赵雪 ;
周茅先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12) :1300-1305
[3]   内蒙古额济纳旗近50年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分析 [J].
乌兰图雅 ;
党拜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2005, (04) :498-501
[5]   山东泰山地区景观结构变化及其分形分析 [J].
余世孝 ;
郭泺 .
生态学报, 2005, (01) :129-134
[6]   基于遥感与GIS的江河源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J].
潘竟虎 ;
刘菊玲 ;
王建 .
干旱区地理, 2004, (03) :419-425
[7]   黑河下游生态演化研究 [J].
李云玲 ;
严登华 ;
裴源生 .
人民黄河, 2004, (06) :12-13+15
[8]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J].
张永民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29-435
[9]   黑河流域额济纳绿洲景观格局分析 [J].
张丽 ;
王秀茹 ;
刘兰华 ;
杨文姬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4) :124-12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