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实践的悖离——对我国村民自治发展困境的解读

被引:3
作者
王生坤
薛婷婷
机构
[1] 苏州大学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文本; 制度变迁; 行动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产生的20多年里,一方面村民自治的制度文本不断完善,另一方面又出现了实践对文本的不断偏离,致使村民自治难以充分实现其治理绩效。文章借用国家与社会的研究范式以及制度分析与行动者概念,通过对村民自治生长与变迁路径的解读,合理诠释了其文本与实践之间的差异。村民自治的制度文本与具体实践间的悖离,应归因于国家在村民自治的制度建立与实践运作过程中限制了村民的主体性,因而难以实现其基层民主训练的愿景。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有效政治与大国成长——对中国三十年政治发展的反思 [J].
林尚立 .
公共行政评论, 2008, (01) :38-66+198
[2]   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内卷化”现象的思考 [J].
贺东航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6) :100-105
[3]   以行动者为中心的制度主义——基于转型政治体系的思考 [J].
李月军 .
公共管理学报, 2007, (03) :28-35+122
[6]   村委会状告“村财乡管” [J].
崔中魁 .
乡镇论坛, 2005, (17) :16-17
[7]  
村民自治的成长:行政放权与社会发育——199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村民自治发展进程的反思[J].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2)
[8]   村民自治: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 [J].
徐勇 .
中共党史研究, 2003, (01) :64-69
[9]   村民自治与国家重建 [J].
吴理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2, (04) :42-47
[10]   三个面向,理论务农:社会科学研究的反思性转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20年回顾 [J].
张厚安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01)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