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对实验性脑出血大鼠不同脑区及心肌神经递质—儿茶酚胺、乙酰胆碱含量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傅立新
赵建国
赵成彬
石学敏
机构
[1] 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部
[2] 天津
[3] 天津教授
关键词
脑出血; 针刺疗法; 儿茶酚胺; 针刺效应; 乙酰胆碱; 针刺效应;
D O I
10.13193/j.archtcm.2003.07.11.fulx.005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 :探讨实验性脑出血后脑出血及周围区、心肌、和中枢心血管特定调节区域—下丘脑、脑干、海马区CA、Ach含量的变化和针刺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 ,给予不同的针刺方法 ,使用高效液相电化学及生化方法检测上述区域CA、Ach含量。结果 :脑出血后脑出血及周围区、心肌、和中枢心血管特定调节区域CA类递质释放增多 ,Ach释放减少。针刺可抑制CA类递质释放 ,促进Ach产生。结论 :针刺可抑制脑出血所致交感神经兴奋 ,并使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 ,保护神经细胞及心肌损伤。
引用
收藏
页码:1037 / 10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脑心综合征 [J].
龙洁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1997, (11) :10-11
[2]  
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包新民,舒斯云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