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扭曲下的管理层收购

被引:39
作者
汪伟 [1 ]
金祥荣 [2 ]
汪淼军 [2 ]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2]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与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管理层收购; 激励扭曲; 改制; 国有企业; 预算约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传统观点认为国有企业绩效下降后的管理层收购是明晰企业产权,从根本上改善企业经营绩效的理性改革。本文分析指出,实践过程中供求双方激励扭曲下的管理层收购反而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有企业绩效下降的重要原因。从需求角度而言,攫取由双边垄断的交易结构和以净资产价值为基础的交易价格共同形成的巨额“交易利润”是管理层收购国有企业的主要动力;从供给角度而言,预算约束硬化下以财政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各级政府总是存在卖出亏损或绩差国有企业的积极性。均衡分析表明:在法制和资本市场不完善时期,管理层通过关联交易、操纵项目投资和财务报表等灰色方式制造企业绩效恶化的假象,却可能无损于企业真实绩效;而随着法制和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使企业绩效真正地变差反而可能是管理层的最优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民营化改制的背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调查研究报告”摘要 [J].
刘小玄 ;
刘芍佳 .
中国企业家, 2005, (11) :66-69
[2]   管理层收购的潜在套利流程分析 [J].
刘亚铮 ;
刘毅 .
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 (03) :54-55+58
[3]   关联交易、公司治理与国有股改革——来自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证据 [J].
陈晓 ;
王琨 .
经济研究, 2005, (04) :77-86+128
[5]   中国管理层收购的公平与效率:一个实证分析 [J].
刘德光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5, (01) :103-108
[6]   国有企业改制的成因:对五个假说的检验 [J].
郭凯 ;
姚洋 .
世界经济, 2004, (12) :3-13
[8]   1999—2002年中国上市公司MBO实证研究——兼论EMBO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 [J].
毛道维 ;
蔡雷 ;
任佩瑜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10) :74-81
[9]   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均衡模型 [J].
刘小玄 .
经济研究, 2003, (09) :21-31+92
[10]   中国上市公司MBO的实证研究 [J].
益智 .
财经研究, 2003, (05) :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