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基础研究投入结构的缺陷诊断及优化方略

被引:7
作者
王章豹
朱长久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合肥,安徽合肥
关键词
高校; 基础研究; 投入结构;
D O I
10.13580/j.cnki.fstc.2005.01.020
中图分类号
G644 [科学研究工作];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以发达国家依托大学发展基础研究和进行资源配置的成功经验为镜鉴,着眼于我国高校原创力的增强,对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的结构性缺陷进行了诊断,从总量经费的部门配置结构、R&D三类经费分配结构、高校间资源配置结构、经费来源结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略。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8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J].
李冬琴 ;
李靖华 ;
吴晓波 .
科学学研究, 2003, (04) :378-384
[2]   我国基础研究问题的探讨与思考 [J].
李真真 .
科学学研究, 2003, (04) :367-372
[4]   美国大学的科技资源配置及其效益 [J].
严全治 ;
席新 .
比较教育研究, 2003, (03) :14-17+13
[5]   “211工程”大学基础研究差距分析 [J].
岳洪江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3, 20 (02) :18-21
[6]   我国政府R&D经费投入状况研究 [J].
刘树梅 .
科技管理研究, 2002, (02) :38-41
[7]   从科技经费投入看高校科技的发展 [J].
高校R&D资源清查研究课题组 .
中国高等教育, 2001, (21) :30-32
[8]   我国基础研究队伍的规模、结构和水平问题初探 [J].
曾国屏 ;
李正风 .
科学学研究, 2001, (02) :62-68
[9]   建立我国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的战略构想 [J].
王章豹 .
高等教育研究, 2000, (02) :6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