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语境下我国电影产业链的重塑——以IP电影为例

被引:6
作者
刘芹良
机构
[1]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电影产业; IP电影; 产业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J943 [流通和放映];
学科分类号
13 ; 1301 ;
摘要
IP电影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突出表现了互联网时代电影发展的特点,逐渐成为电影发展的一种时尚。IP电影借助于大数据、新媒体、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了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重塑了电影的制作模式、营销模式、盈利模式,形成以IP(Intellectual Property)研发为核心、借助互联网思维与技术进行多元而精准化营销,打造以衍生品为盈利主体的电影发展模式。为适应IP电影的迅猛发展,影视公司开始转变经营模式,延长衍生品产业链,实现经营一体化发展,打造电影"全产业链"。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我国电影衍生品的产业现状及开发模式分析 [J].
裴菁宇 .
中国电影市场, 2015, (11) :22-25
[2]   好莱坞电影的IP开发与运营机制 [J].
彭侃 .
当代电影, 2015, (09) :13-17
[3]   论“互联网+”概念下的电影创作生产 [J].
侯志明 .
电影评介, 2015, (10) :1-4
[5]   互联网电影企业:产业融合与电影产业链优化 [J].
王广振 ;
王新娟 .
东岳论丛, 2015, 36 (02) :55-61
[6]   变革还是颠覆:论互联网对电影制作的影响 [J].
陈坤 .
电影文学, 2014, (22) :23-24
[9]   精准、分众与互动——数字技术背景下的电影营销 [J].
吴振华 .
当代电影, 2009, (12) :97-99
[10]  
电影衍生品版权保护不该是被遗忘的角落[N]. 吴学安.中国新闻出版报. 2015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