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源地区草地植被变化特征及水土保持功能评价

被引:10
作者
李凤霞
颜亮东
吴素霞
伏洋
机构
[1] 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地变化; 生态功能; 水土保持; 江河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青海省江河源地区河南、曲麻莱、甘德3个牧业气象观测站1995—2004年的定位观测资料,从牧草生育期、高度、产量和种群结构4个方面分析了青海江河源地区的草地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由于牧草的返青期和枯黄期发生变化,使得江河源地区的牧草生育期延长了3~5 d。综合分析江河源地区牧草高度、产量和种群结构发现,长江源区的曲麻莱牧草退化趋势和程度较小,而河源区的牧草均呈现一定的退化趋势,尤以河南显著。通过分析由植被覆盖度换算得出的草地水土保持系数发现,从东往西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低值区出现在玉树州的治多县,高值区出现在黄南州的河南县。久治县、班玛县、甘德县、河南县和泽库县草地水土保持功能较好,治多县为差区,其他地区为较差区。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植被与水土流失关系研究进展 [J].
徐宪立 ;
马克明 ;
傅伯杰 ;
刘宪春 ;
黄勇 ;
祁建 .
生态学报, 2006, (09) :3137-3143
[2]   青海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的评价、功能失调原因和治理对策 [J].
才旦 .
草业科学, 2006, (09) :7-11
[3]   中国生态环境变迁的原因、影响及对策初探 [J].
杨鑫光 ;
周志刚 ;
杨宗山 ;
吴团荣 .
草业科学, 2006, (05) :29-32
[4]   我国北方牧区天然牧草产量形成的气候模式 [J].
颜亮东 ;
张国胜 ;
李风霞 .
草业科学, 2003, (07) :8-11
[5]   江河源区草地退化状况及成因 [J].
严作良 ;
周华坤 ;
刘伟 ;
周立 .
中国草地, 2003, (01) :74-79
[6]   植被与水土流失研究综述 [J].
张清春 ;
刘宝元 ;
翟刚 .
水土保持研究, 2002, (04) :96-101
[7]   江河源区的草地资源特征与草地生态变化 [J].
王根绪 ;
程国栋 .
中国沙漠, 2001, (02) :101-107
[8]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REA)的方法与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 [J].
王根绪 ;
钱鞠 ;
程国栋 .
兰州大学学报, 2001, (02) :131-140
[9]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J].
付在毅 ;
许学工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2) :267-271
[10]   水土流失与植被保护 [J].
许志信 ;
赵萌莉 .
内蒙古草业, 2000, (01)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