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科学概念变革的助产士

被引:58
作者
李醒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关键词
隐喻; 类比和模型; 库恩; 科学认知和科学革命; 语言哲学;
D O I
10.15994/j.1000-0763.2004.01.007
中图分类号
B085 [新实在论、逻辑实证论(新实证论、逻辑经验论)];
学科分类号
01 ; 0101 ;
摘要
美国科学哲学家库恩在 1 980年代从语言哲学的独特视角对科学革命进行了深入研究 ,把科学革命视为科学语言尤其是科学词汇表或词典的变更。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隐喻、类比和模型在新概念的诞生中起着助产士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库恩的有关精辟见解的基础上 ,对隐喻、类比和模型的本性和使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异同加以辨析 ,认为类比和模型是隐喻的特例 ,完全可以囊括在隐喻的范畴之内。最后 ,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 ,探讨了隐喻在科学认知和科学革命中何以不可或缺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8+21 +21-1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科学革命的结构.[M].(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科学的结构.[M].(美)欧内斯特·内格尔(ErnestNagel)著;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3]  
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M].(英)巴里·巴恩斯(BarryBarnes)著;鲁旭东译;.东方出版社.2001,
[4]  
科学与宗教引论.[M].(英)阿利斯科·E.麦克格拉思(AlisterE.McGrath)著;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5]  
认识与谬误.[M].(奥)恩斯特·马赫著(ErnstMach);李醒民译;.华夏出版社.2000,
[6]  
物理学理论的目的和结构.[M].[法]迪昂 著;李醒民 译.华夏出版社.1999,
[7]  
现代性的地平线.[M].(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李安东;段怀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8]  
隐喻.[M].耿占春著;.东方出版社.1993,
[9]  
科学方法讲座.[M].(印)戈什(Ghosh;B.N.)著;李醒民译;.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0]  
语言与神话.[M].恩斯特·卡西尔 著.生活·语言·新知三联书店.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