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创新效率评价及其三螺旋解释

被引:5
作者
刘建华 [1 ]
姜照华 [2 ]
机构
[1] 郑州大学
[2] 大连理工大学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 区域创新效率; 三螺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我国2000年、2001年以及2002年样本地区的区域创新效率进行分析,并通过计量经济学建模发现那些科技水平高、产学联系密切的区域创新效率较高,由此从大学—企业—政府三螺旋理论的角度对区域创新效率进行解释,并对如何提高区域创新效率提出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8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瓶颈在哪 [J].
孙忠焕 ;
夏耕 ;
沈卫国 ;
孙雪蕾 .
人民论坛, 2006, (04) :20-23
[2]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J].
李朝阳 .
学术界, 2005, (03) :220-227
[3]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J].
李虹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4, (02) :34-36
[4]  
三螺旋.[M].(美)亨利·埃茨科威兹(HenryEtzkowitz)著;周春彦译;.东方出版社.2005,
[5]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6]  
数据包络分析.[M].魏权龄著;.科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