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选择——基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被引:479
作者
李玲
陶锋
机构
[1]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环境规制强度;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U”型拐点;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2.05.006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425 [工业企业组织和经营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按照污染排放强度,本文将中国28个制造业部门分为重度污染产业、中度污染产业和轻度污染产业三大类,在测算1999—2009年三大产业部门环境规制强度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系进行检验,力图从促进生产率的角度找出不同产业最优环境规制强度的拐点。研究结果表明:重度污染产业当前环境规制强度相对合理,能够促进产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技术创新和效率改进;中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较弱,环境规制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技术创新和技术效率的关系呈"U"型,相对于生产率和技术创新而言技术效率可以更早地突破"U"型拐点;轻度污染产业环境规制强度与三者的关系也呈"U"型,相对于生产率和技术效率而言,技术创新能够更早突破"U"型拐点。在制定适当的环境规制强度同时,政府应推进环境规制政策从控制型向激励型转变,诱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实现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J].
李玲 ;
陶锋 .
经济学家, 2011, (12) :32-39
[2]   环境规制强度和生产技术进步 [J].
张成 ;
陆旸 ;
郭路 ;
于同申 .
经济研究, 2011, 46 (02) :113-124
[3]   不良贷款约束下的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 [J].
王兵 ;
朱宁 .
金融研究, 2011, (01) :110-130
[4]   环境规制、要素禀赋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 [J].
傅京燕 ;
李丽莎 .
管理世界, 2010, (10) :87-98+187
[5]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6]  
引导绿色创新[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赵细康著, 2006
[7]  
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赵细康著, 2003
[8]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nd productivity: testing the porter hypothesis[J] . Paul Lanoie,Michel Patry,Richard Lajeunesse.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2008 (2)
[9]   Some remarks on productivity and its decompositions [J].
Grosskopf, S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3, 20 (03) :459-474
[10]   Is free trade good for the environment? [J].
Antweiler, W ;
Copeland, BR ;
Taylor, MS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1, 91 (04) :877-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