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互构性发展

被引:17
作者
徐选国 [1 ,2 ]
阮海燕 [1 ]
机构
[1] 华东理工大学
[2] 汶川县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关键词
适度普惠社会福利; 社会工作; 互构性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C916 [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1204 ;
摘要
国际上,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具有同源、同构、共变和共生的内在逻辑关系,而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长期存在着断裂、失调、嵌入的问题。以互构性思想为理论分析视角,分别从目标、理念、功能、机制等方面探索我国适度普惠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互构性关系机制,以实现我国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之间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与和谐共生的发展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论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与发展 [J].
戴建兵 ;
曹艳春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44 (01) :26-31+151
[2]   中国组合式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建 [J].
彭华民 .
学术月刊, 2011, 43 (10) :16-22
[3]   社会工作:实现社会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 [J].
李鹏 ;
高卫东 .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11, (04) :46-49
[4]   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体系发展战略 [J].
林闽钢 .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3 (04) :82-85
[5]   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 [J].
王思斌 .
社会科学战线, 2011, (02) :206-222
[6]   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福利改革与转型 [J].
成海军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1, (01) :180-185
[7]   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对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作用 [J].
蓝云曦 ;
谭晓辉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1) :116-119+144
[8]   中国社会福利的新发展主义走向 [J].
方巍 .
社会科学, 2011, (01) :81-87
[9]   社会互构论:全貌概要和精义探微 [J].
杨敏 ;
郑杭生 .
社会科学研究, 2010, (04) :102-107
[10]   基于共生理论对政府购买服务的实践性反思——以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为例 [J].
王松 .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 (04)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