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92
作者
刘晓洁
沈镭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关键词
资源节约型社会;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熵值法; 节约发展指数; 节约协调指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020106 ;
摘要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将节约理念贯穿于各个领域,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内涵和特征,遵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结合我国实际,建立了资源节约型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4个层次和39个指标。利用熵值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通过2个节约指数来综合反映区域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状况。根据以上指标体系,对全国1990—2004年的资源节约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总体上处于弱节约状态,且评价期内各子系统先后经历了基本协调发展、较协调发展、高度协调发展状态,我国距离资源节约型社会仍有很大距离。
引用
收藏
页码:382 / 39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 [J].
张卫民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2) :109-115
[2]   矿区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J].
徐君 ;
曾旗 .
中国煤炭, 2003, (05) :26-28+5
[3]   节约型社会基本内涵的初步研究 [J].
陈德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2) :5-9
[4]   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及其实证研究 [J].
马其芳 ;
黄贤金 ;
彭补拙 ;
翟文侠 ;
刘林旺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97-105
[5]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初探 [J].
沈镭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0, (04) :30-37
[6]  
北京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D]. 张卫民.北京工业大学 2002
[7]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编, 2004
[8]  
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2004
[9]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2003
[10]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编,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