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体制下的“角色”与“角色”确认问题——再探“角色原理”的运作

被引:3
作者
钱栖榕 [1 ]
游国龙 [2 ]
机构
[1] 中央文献研究室
[2] 华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关键词
国际政治理论; 天下体制; 角色原理; 核心行为体; 非核心行为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从心理文化学的视角来看,古代东亚国际秩序即为"天下",这一天下体制由"角色原理"支配运行。体制内主要存在"核心行为体"和"非核心行为体"两大类角色,后者可细分为"亲人""熟人""生人"。"角色"的确认与伦人社会"相互依赖型"自我及"信用借贷型"交换模式有关。在确认过程中,需要行为体通过互动关系和依据自身实力(军事、经济、文化)进行角色定位;核心行为体的确认需要得到非核心行为体的认可,而非核心行为体的考量主要基于受军事威慑、求政治名分、获安全保障、得经济文化交流四个因素;非核心行为体的确认则依赖于核心行为体的圈子划分,所依据的是地理位置远近、交往关系亲疏、接受核心文化程度高低及核心行为体基于自身安全的判断。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101+5 +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权力与相互依赖.[M].(美) 基欧汉 (Keohane;R.) ; (美) 奈 (Nye;J.) ;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  
心理文化学要义.[M].尚会鹏.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角色论.[M].奚从清;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4]  
东亚的价值.[M].吴志攀; 李玉; 包茂红; 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5]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M].(美)亚历山大·温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6]  
和平与战争.[M].(加)卡列维·霍尔斯蒂(KaleviJ.Holsti)著;王浦劬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心灵、自我与社会.[M].(美)乔治·H.米德(GeorgeH.Mead)著;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8]  
中国古代羁縻政策的演变.[M].彭建英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  
朝贡制度史论.[M].李云泉著;.新华出版社.2004,
[10]  
中韩关系史论集.[M].(韩)全海宗著;金善姬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