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错位分析

被引:38
作者
吴耿安 [1 ]
刘巍 [2 ]
郑向敏 [1 ]
机构
[1]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
[2] 河南工学院管理工程系
关键词
空间错位; 经济发展; 旅游产业; 文化产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G124 [文化产业、文化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203 ; 05 ; 0503 ;
摘要
以中国内地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通过旅游年鉴及统计年鉴获取2005—2015年相关数据,利用空间错位分析法对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促进作用,但各省份发展不均衡。总体来看,各个省份空间错位程度呈现出下降趋势,高错位省份数量明显减少,北京、上海、贵州、江西、云南、西藏的错位指数为正值,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大;天津、河北、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山东、广东、青海、新疆的空间错位指数为负值,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入境旅游收入的河南省市域旅游经济空间分异研究 [J].
李根明 ;
张亚杰 ;
张晓洁 ;
王保民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7, (04) :93-98
[2]   基于空间错位的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演变分析 [J].
李凌雁 ;
翁钢民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6, 32 (02) :121-126
[3]   基于省会城市的中国体验性网络团购发展的空间格局与空间错位 [J].
史坤博 ;
杨永春 ;
任强 ;
刘润 ;
杨庆楠 ;
赵蕊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6) :696-706
[4]   我国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及其省际差异分析 [J].
白洋 ;
杨晓霞 ;
樊昊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40 (06) :85-90
[5]   安徽省旅游发展空间错位的模型分析 [J].
程晓丽 ;
胡文海 .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 17 (05) :607-613
[6]   西南地区文化演艺与旅游流耦合协调度实证研究 [J].
张琰飞 ;
朱海英 .
经济地理, 2014, 34 (07) :182-187
[7]   区域旅行服务、交通区位与旅游经济的空间错位研究 [J].
翁钢民 ;
陈林娜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4) :90-94
[8]   开放式GIS在大数据时代的机遇与障碍 [J].
隋殿志 ;
叶信岳 ;
甘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6) :723-737
[9]   山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分析 [J].
裴星星 ;
谢双玉 ;
肖婉霜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 30 (02) :102-106
[10]   省域旅游发展的错位现象及旅游资源相对效率评价——以中国大陆31省市区2000—2009年面板数据为例 [J].
方叶林 ;
黄震方 ;
张宏 ;
彭倩 ;
陆玮婷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10) :1754-1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