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青藏高原自然植被总生物量的估算与净初级生产量的潜在分布
被引:57
作者:
罗天祥
李文华
冷允法
岳燕珍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
来源: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青藏高原,生物量,净初级生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S718.556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800多块样地资料及森林和草地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按县级为单位估算了青海和西藏两省区的自然植被总生物量,分别为2.586×108t和1.282×109t。建立的QZNPP模型显示,随着温度的增加,生物生产量呈S型曲面递增,且其递增速率随降水量增加而加快;当年均温度0℃~10℃和年降水量400mm~1000mm时,生物生产量增长最快;当年均温度>11℃和年降水量>1100mm时,生物生产量趋向于20t/hm2·a;在年均温度<0℃时,相对降水量的增加,生物生产量呈缓慢的递减趋势,说明这时温度是影响生物生产量的主导因子。两省区115个县的生物量现实分布图显示,生物量最高值出现在西藏墨脱,其次是西藏的察隅、波密、林芝和米林,青藏高原中部及西北部的广阔地区最低。青藏高原自然植被净初级生产量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0t/hm2·a,全区平均为6.03t/hm2·a,低于世界陆地植被的平均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2 / 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