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全国与北京工业能源消费的关键要素对比分析

被引:5
作者
赵晓丽
杨娟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能源消费; 指数因素分解法; 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全国能源强度2002年开始上升,北京能源强度却一直呈现下降态势;这不仅和北京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相关,而且北京工业能源强度也保持了下降趋势。基于对数均值迪氏指数分解法,将能源消费分解成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对1998~2006年的北京及全国工业能源消费量进行了分解及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效率效应对全国工业能源消费下降起到了比较显著的作用,而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共同促使北京的能源消费降低。与全国相比,北京大力促进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控制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工业等高耗能工业的发展,是其工业能源强度迅速降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分析了北京能源强度快速下降对全国的启示,并提出了全国能源消费进一步降低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工业轻重结构变化对能源消费的影响 [J].
齐志新 ;
陈文颖 ;
吴宗鑫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2) :35-42
[2]   北京工业终端能源消费变化的分解研究 [J].
陈海燕 ;
蔡嗣经 .
中国能源, 2006, (12) :28-30+40
[3]   中国能源强度变化的结构与效率因素贡献——基于AWD的实证分析 [J].
周勇 ;
李廉水 .
产业经济研究, 2006, (04) :68-74
[4]   中国能源强度与经济结构变化特征研究 [J].
韩智勇 ;
魏一鸣 ;
范英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4, (01) :1-6+52
[5]   Why did the energy intensity fall in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 in the 1990s? The relative importance of structural change and intensity change [J].
Zhang, ZX .
ENERGY ECONOMICS, 2003, 25 (06) :625-638
[6]   Factorizing change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 through decomposition [J].
Ang, BW ;
Zhang, FQ ;
Choi, KH .
ENERGY, 1998, 23 (06) :48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