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四十年财政改革的逻辑本质

被引:3
作者
刘尚希
机构
[1]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财政改革; 公共风险; 改革开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12.2 [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公共风险推动了我国的财政改革。本文深入思考我国财政改革的逻辑本质,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改革实质上是遵循公共风险变化的逻辑而推进的,其变化脉络是从"家贫国穷"的风险到"机会不均"的风险,再到全球公共风险,而不同阶段以公共风险为导向的财政改革经历了放权、分权、治权三个阶段,也是财政改革的三种形态,成为计划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国家治理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牵引整个改革,又为整个改革提供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公共风险重新定义公共产品 [J].
刘尚希 ;
李成威 .
财政研究, 2018, (08) :2-10
[2]   财政与国家治理:基于不确定性与风险社会的逻辑 [J].
刘尚希 ;
李成威 ;
杨德威 .
财政研究, 2018, (01) :10-19+52
[3]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积极财政政策如何作为[N]. 刘尚希.经济参考报. 2018 (005)
[4]  
不确定性与风险视角下的宏观经济政策[N]. 刘尚希,武靖州.中国财经报. 2018 (007)
[5]  
中国财政政策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刘尚希, 2018
[6]  
刘尚希:应对风险挑战要抓住公共风险形成机制 .2 经济日报 .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