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制度解释:基于两种理论的比较与评判

被引:4
作者
黄志启
赵景峰
机构
[1]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模式; 制度分析; 地区竞争; 政府职能;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0.09.005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对"中国模式"进行制度思考不仅能为中国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指明方向,还可能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发展模式。通过对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与地区竞争论进行比较、评判及引申,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转型国家要想借鉴中国的经验需具备一系列条件,如较强控制力的中央政府、意识形态的连续性、利益集团的不平衡性、强大的公有产权制度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转轨失衡与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一个寻租模型 [J].
黄少安 ;
赵建 .
经济研究, 2009, 44 (12) :80-92
[2]   中国经济改革的制度基础 [J].
许成刚 .
世界经济文汇, 2009, (04) :105-116
[3]   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 [J].
陶然 ;
陆曦 ;
苏福兵 ;
汪晖 .
经济研究, 2009, 44 (07) :21-33
[4]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逻辑与面临的选择 [J].
华民 .
学术月刊, 2009, 41 (07) :51-61
[5]  
经济发展与转型[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林毅夫著, 2008
[6]  
制度经济学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2003
[7]  
发展经济学的革命[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美)詹姆斯·A.道(JamesA.Dorn)等编著, 2000
[8]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三十年历程的制度思考 .2 吴敬琏. 新华文摘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