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中美互联网金融的比较——基于网络经济学视角的研究与思考

被引:172
作者
王达 [1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美国研究所
[2]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系
关键词
美国; 互联网金融; 中国; 比较; 网络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13.3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1.5 [金融市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2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美国各界在不同时期对此进行的大量研究和探讨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本文认为,基于网络经济学的视角,对中美互联网金融进行比较应当考量网络规模因素。互联网金融只是可能导致中国金融脱媒加速和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的众多因素之一,不能一概而论。尽管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将对传统的金融机构产生冲击,但其从根本上颠覆传统的金融业态与竞争格局的可能性很小。对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不应只局限于金融风险问题,对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的界定与监管、新兴网络金融领域的行业标准的制定以及监管中立与监管协调等众多理论与现实问题亟待国内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美影子银行系统比较分析和启示 [J].
陆晓明 .
国际金融研究, 2014, (01) :55-63
[2]   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 [J].
谢平 ;
邹传伟 .
金融研究, 2012, (12) :11-22
[3]   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业的影响 [J].
肖欣荣 ;
伍永刚 .
国际金融研究, 2011, (01) :69-75
[4]  
互联网金融手册.[M].谢平; 邹传伟; 刘海二;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