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变化

被引:51
作者
刘洪滨
邵雪梅
机构
[1] 国家气候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
关键词
气候变化; 秦岭地区; 树木年轮; 树轮年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利用秦岭地区树轮长年表资料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表明各气象站点重建序列与器测序列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重建序列与实测记录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以上,其他站的相关系数取值也均接近或超过0.6,说明重建序列能较好地反映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对重建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近300年来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冷暖时段:1715~1740年、1773~1804年和1893~1958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高,持续时间分别为26年、32年和66年;而1741~1772年、1805~1892年、1959~1992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分别为32年、88年和34年,在整体上具有升温快速降温缓慢的特征。重建结果的变化趋势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极为一致。但是在20世纪后期,无论是在重建序列还是在器测序列中至少到1992年均未反映出明显的增温趋势。秦岭西部地区初春季节变冷与增暖的幅度均大于秦岭中东部地区。此外,秦岭地区初春温度变化具有100年左右、50~60年、7~8年以及2~3年等准周期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79 / 8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秦岭南坡佛坪1789年以来1~4月平均温度重建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188-196
[2]   秦岭镇安和佛坪地区树轮宽度年表的建立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第四纪研究, 2003, (02) :235-235
[3]   中国陕西关中及周边地区近500年来初夏干燥指数序列的重建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黄磊 .
第四纪研究, 2002, (03) :220-229
[4]   依据陕西秦岭镇安树木年轮重建3~4月份气温序列 [J].
刘禹 ;
马利民 ;
蔡秋芳 ;
安芷生 .
自然科学进展, 2001, (02) :47-52
[5]   采用秦岭冷杉年轮宽度重建陕西镇安1755年以来的初春温度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气象学报, 2000, (02) :223-233
[6]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J].
王绍武 ;
叶瑾琳 ;
龚道溢 ;
朱锦红 ;
姚檀栋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8, (04) :9-18
[7]   中国近百年温度序列 [J].
林学椿,于淑秋,唐国利 .
大气科学, 1995, (05) :525-534
[8]   小冰期气候的研究 [J].
王绍武 .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202-212
[9]   华山松树木年轮对气候响应的模拟分析 [J].
尹训钢,吴祥定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1995, (03) :257-264
[10]   RADIAL GROWTH OF HUASHAN PINE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J].
Shao Xuemei Wu XiangdingInstitute of Geography CAS Beijing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Xian Laboratory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y CASxi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
TheJournalofChineseGeography, 1994, (Z2) :8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