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

被引:93
作者
陈修颖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中国江苏南京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空间结构重组; 结构惯性; 流动空间; 空间体系;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03.04.003
中图分类号
F207 [生产布局和区域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空间结构惯性、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等理论问题的探讨,明确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被动性和阶段性等一般规律;八大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为空间结构重组提供了理论依据;区域空间结构组成的五大要素的优化是实现结构重组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一个历史与理论视角的考察 [J].
金祥荣 ;
朱希伟 .
经济研究, 2002, (08) :74-82+95
[2]   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 [J].
洪开荣 .
经济地理, 2002, (01) :1-4
[3]   湖南省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研究 [J].
陈修颖 ;
陈国生 .
经济地理, 2001, (04) :394-398+403
[4]   长江沿江区域空间结构系统调控研究 [J].
王合生 ;
李昌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3) :269-276
[5]   中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选择 [J].
顾朝林 ;
赵晓斌 .
地理研究, 1995, (04) :8-22
[6]   区域资源结构、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协调机制初探 [J].
刘卫东 ;
张玉斌 .
经济地理, 1992, (04) :20-25
[7]   试论区域发展的空间结构理论 [J].
万家佩 ;
涂人猛 .
江汉论坛, 1992, (11) :19-24
[8]   区域经济成长与区域结构的演变 [J].
薛普文 .
地理科学, 1988, (04) :379-384
[9]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崔功豪, 2006
[10]  
生产力流动论[M]. 人民出版社 , 李晓帆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