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的产业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

被引:6
作者
陈淑梅
江倩雯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欧自贸区; 经济效应; GTAP模型;
D O I
10.13916/j.cnki.issn1671-511x.2014.06.005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6 ;
摘要
自2013年11月中国欧盟双方领导人共同宣布将积极探讨开展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以来,中欧学者已开始了相关研究。基于GTAP模型,本文侧重研究其产业效应。通过中国与欧盟的贸易现状分析,以及中欧间贸易互补性指数测算,本文确定了中欧间贸易产品结构的互补性。并基于GTAP模型,具体模拟分析了中国—欧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经济效应。结果显示,自贸区对中国纺织品和服装等产业的积极效应显著,而对机械及运输设备等比较劣势产业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冲击。基于此,本文从谈判磋商、产业政策等视角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142 +1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韩FTA的效应及谈判可选方案——基于GTAP模型的分析 [J].
黄鹏 ;
汪建新 .
世界经济研究, 2010, (06) :81-86+89
[2]   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区的中国经济效应研究——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J].
黄凌云 ;
刘清华 .
国际贸易问题, 2008, (12) :60-68
[3]   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 [J].
于津平 .
世界经济, 2003, (05) :33-40+80
[4]  
Quantitative impacts of alternative East Asia Free Trade Areas: A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CGE) assessment[J] . Anyarath Kitwiwattanachai,Doug Nelson,Geoffrey Reed.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 2010 (2)
[5]  
The Australia-United States Free Trade Agreement: An economic evaluation[J] . Mahinda Siriwardana.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 2006 (1)
[6]  
The Effect of the EEC and EFTA on European Trade: A Temporal Cross-Section Analysis[J] . Norman D. Aitken.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7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