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国土空间集约利用计量测度与影响机理

被引:55
作者
李广东
方创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集约利用; 国土空间; 测度; 影响机理; 影响因素;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GIS; 县域;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土地利用问题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力之一。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和乡村的快速扩张吞噬了宝贵的土地资源,粗放非集约的利用方式更加剧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从国土空间集约利用的影响机理出发分析中国县域国土空间集约的影响机理对指导集约利用实践以及宏观集约利用政策瞄准和政策矫正都具有特殊意义。综合运用OLS模型、空间面板滞后模型和空间面板自相关模型以GIS和Matlab为技术平台,构建中国县域发展基础数据库(1992-2010年),定量刻画中国2286个县级单元的空间集约利用度时空变化格局,计量分析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本底、区位交通地理、宏观战略政策和历史基础5大类变量17项具体因素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整体显著性和可信度检验略高于一般面板数据OLS模型;在固定相关效应后对各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检验,表明工业化、城镇化、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交通和宏观战略政策等因素对县域国土空间集约利用的影响较为明显。自然环境因素弱于社会经济因素。被忽略的历史因素对县域国土空间集约利用具有极显著的影响。未来县域国土空间集约利用应因势利导,强化有利因素,减小不利因素影响。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完善土地市场和运行机制。优化国土空间集约利用调控政策和管治手段,制定差别化的空间集约利用政策。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和约束最大限度地提高投入和产出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1739 / 175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J].
赵小风 ;
黄贤金 ;
陈逸 ;
陈志刚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1) :1979-1996
[2]   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 [J].
李裕瑞 ;
刘彦随 ;
龙花楼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10) :1629-1638
[3]   区域土地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J].
杨锋 ;
袁春 ;
周伟 ;
曹银贵 ;
钱铭杰 .
资源与产业, 2010, 12 (04) :67-73
[4]   中国耕地利用集约度结构变化及其区域差异(英文) [J].
陈瑜琦 ;
李秀彬 ;
田玉军 ;
谈明洪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9, 19 (05) :545-556
[5]   中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34个典型城市数据的实证研究 [J].
王家庭 ;
季凯文 .
经济地理, 2009, 29 (07) :1172-1176+1181
[6]   福建省工业用地效率分析与集约利用评价 [J].
黄大全 ;
洪丽璇 ;
梁进社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79-486
[7]   地区经济发展的局部不均衡剖解:1993-2005 [J].
胡鞍钢 ;
魏星 .
改革, 2008, (11) :68-76
[8]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区土地利用绩效综合评价 [J].
班茂盛 ;
方创琳 ;
刘晓丽 ;
刘海燕 .
地理学报, 2008, (02) :175-184
[9]   小城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慈溪市为例 [J].
邵晓梅 ;
王静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1) :75-81
[10]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7, (06) :563-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