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广东省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19
作者
周章伟 [1 ,2 ]
陈凤桂 [2 ,3 ]
张虹鸥 [2 ]
陈莉 [2 ]
机构
[1] 东莞市城建规划设计院
[2] 广州地理研究所
[3]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益; 空间分异; 协调发展; 广东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4 [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文献资料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空间分析法,分析广东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空间分异,探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程度,为广东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功能调整提供决策支持。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空间差异明显,协调发展水平偏低。其中珠江三角洲城市主要表现为生态环境滞后型,珠江三角洲外围城市则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滞后型。广东省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效益区域差异与经济发展格局基本相符,生态环境效益呈现出与社会经济效益逆向发展的态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0+135 +1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嘉鱼县土地利用结构与效益变化的耦合效应分析 [J].
孔雪松 ;
刘艳芳 ;
谭传凤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095-1101
[2]   深圳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研究 [J].
梁红梅 ;
刘卫东 ;
刘会平 ;
林育欣 ;
刘勇 .
地理科学, 2008, (05) :636-641
[3]   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关系——以深圳市和宁波市为例 [J].
梁红梅 ;
刘卫东 ;
刘会平 ;
林育欣 ;
刘勇 .
中国土地科学, 2008, (02) :42-48
[4]   湛江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及其演化评价 [J].
周飞 ;
陈士银 ;
吴明发 ;
钟来元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7, (04) :89-92
[5]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 [J].
彭建 ;
蒋依依 ;
李正国 ;
张小飞 ;
李卫锋 ;
岳隽 ;
不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5, (03) :304-309
[6]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 [J].
谭永忠 ;
吴次芳 ;
叶智宣 ;
丁洪建 ;
牟永铭 .
中国软科学, 2003, (03) :139-143
[7]   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分异研究——以温州市为例 [J].
周生路 ;
黄劲松 .
土壤学报, 2003, (01) :37-45
[8]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
[9]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 [J].
傅伯杰 ;
陈利顶 ;
马克明 .
地理学报, 1999, (03) :51-56
[10]   一种山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 [J].
李植斌 .
山地学报, 1999, (01) :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