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废气排放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24
作者
韩楠
于维洋
机构
[1] 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工业废气排放; 空间特征;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计量; 影响因素;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2.005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基于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中国工业废气排放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各省域(不含港澳台)工业废气排放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和空间集聚效应;总体呈现东部、西部地区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其中东部多为高-高集聚区、西部则多为低-低集聚区,并且高值集聚现象的显著性逐渐增强,显著区域呈持续扩张趋势。在此基础上,以STIRPAT模型为基础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和国家政策等因素对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省域工业废气排放存在空间依赖作用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工业废气排放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对工业废气排放具有抑制作用,而人口增长对工业废气排放的影响并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96 / 2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省域CO2排放时空格局分析 [J].
李建豹 ;
张志强 ;
曲建升 ;
熊永兰 .
经济地理, 2014, 34 (09) :158-165
[2]   中国省际资源环境成本及生态负荷强度的时空演变分析 [J].
郑德凤 ;
臧正 ;
赵良仕 ;
孙才志 .
地理科学, 2014, 34 (06) :672-680
[3]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效应的实证研究[J]. 方丰.经济问题. 2014(02)
[4]   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 [J].
程叶青 ;
王哲野 ;
张守志 ;
叶信岳 ;
姜会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418-1431
[5]   大气污染治理中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与技术效应——以中国工业废气为例 [J].
林永生 ;
马洪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3) :129-136
[6]   基于ESDA的中国省际水足迹强度的空间关联格局分析 [J].
孙才志 ;
陈栓 ;
赵良仕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4) :571-582
[8]   江西省经济增长与工业三废排放水平关系的实证研究 [J].
吴昌南 ;
刘俊仁 .
经济地理, 2012, 32 (03) :146-152
[9]   中国工业碳排放影响因素与CKC重组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的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研究 [J].
何小钢 ;
张耀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1) :26-35
[10]   中国工业废气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分异研究 [J].
刘铁鹰 ;
李京梅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8) :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