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对已有发展水平研究与发展评价成果的简评

被引:8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机构
关键词
指标体系; 钱纳里; 结构; 产业; 人类发展指数; 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经济发展阶段;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03.16.001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课题组在梳理“六五”计划以来中长期计划使用过的指标并深究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由22个指标组成的中国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最大的特点是其可操作性。课题组没有另行提出一套新的理论,而是从约定俗成的概念出发,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兼顾社会发展、人民生活、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5个方面来衡量发展水平并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我国1996~2000年的发展水平展开了尝试性的分析。我们发现,1995~2000年,中国不仅保持了较高速度的发展而且发展的诸方面越来越均衡;我们发现,经济发展仍然是我国发展水平提高的基本力量,但对发展的贡献正在稳步下降,而科技发展对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我们发现,信息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我们还发现,人均GNP(或GDP)不失为衡量发展水平最为简便、综合且较为准确的指标。测算显示,1996~2000年我国人均GNP增长速度与我们的发展指数增长速度几乎相等。这说明,尽管人均GNP(或GDP)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在衡量发展水平方面仍不失为最简便、最综合且较为准确的指标。我们发现,尽管本指标体系还很不完善,但运用这一指标体系定位出的发展问题确实是学术界和政府公认的发展问题,如区域差距过大、个人收入分配不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研究 [J].
周海春 .
经济学动态, 2001, (02) :4-9
[2]   略论1949—1994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及其转轨 [J].
张发岭 ;
武力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6, (03) :30-38
[3]   国家工业化发展阶段与宏观政策方向 [J].
牛若峰 .
农业经济问题, 1995, (01) :16-20
[4]  
超越“后发展”困境[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聂锦芳, 2002
[5]  
增长与发展[M].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英)A.P.瑟尔沃(A.P.Thirlwall)著, 2001
[6]  
经济增长理论[M]. 商务印书馆 , (英)阿瑟·刘易斯(W.ArthurLewis)著, 1996
[7]  
各国的经济增长[M]. 商务印书馆 , (美)库兹涅茨(Kuznets,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