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与机制探讨

被引:17
作者
梅少平
刘美玲
闫慧
机构
[1]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关键词
缺血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药物联合应用; 阿托伐他汀;
D O I
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3.24.013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对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与机制探讨。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就诊的120例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与药物联合治疗组(n=60)。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药物联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和曲美他嗪联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之后的总有效病例为48例(80%),而药物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病例数目为57例(95%),但是2组患者均无死亡病例。药物联合治疗组患者的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且对照组和药物联合治疗组较未治疗时均有改善(P<0.05)。药物联合治疗组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和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明显降低(P<0.05),但是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药物联合应用主要通过改善心脏学指标与血液状态达到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069 / 207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心肌注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B基因对大鼠心肌缺血的治疗作用 [J].
张勇 ;
王胜 ;
张素阁 ;
梁家立 ;
王惠 .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2, 26 (12) :1195-1197
[2]   曲美他嗪联合稳心颗粒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J].
李道鸿 .
当代医学, 2012, 18 (34) :54-55
[3]   药物对心肌缺血及其再灌注损伤离子通道的影响 [J].
李娟莉 ;
苏式兵 .
中国新药杂志, 2012, 21 (22) :2642-2646
[4]   药物联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的临床优势与机制分析 [J].
高宗文 .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24) :83-84+89
[5]   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58例临床疗效观察 [J].
熊强 ;
郑侨克 .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 13 (32) :25+24-25
[6]   阿托伐他汀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J].
王震宇 ;
禹同生 ;
王健 ;
张新 .
中国新药杂志, 2010, (18) :1684-1687+1698
[7]   阿托伐他汀对实验性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可能机制 [J].
何立峰 ;
马礼坤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0, 26 (02) :227-232
[8]   阿托伐他汀对进展性脑梗死进展时间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J].
李森 ;
范爱琴 ;
冯书现 ;
景宏源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3 (01)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