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类学论纲——兼与法社会学比较

被引:13
作者
罗洪洋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教授湖北武汉
关键词
法人类学; 法律多元; 法社会学; 地方性知识;
D O I
10.16390/j.cnki.issn1672-0393.2007.02.018
中图分类号
D90-05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人类学视野里的法概念、价值观与研究方法均与法社会学有所区别,因而法人类学与法社会学是并列的学科:“法律多元”、“地方性知识”构成了法人类学的基本精神;田野调查、参与式观察、注重小型社区的研究构成了法人类学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加强法人类学研究有助于消解法律工具论并获取我们自己的法律和法治样本。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J].
王恒 .
政法论坛, 2005, (06) :60-62
[2]   在历史丛林里穿行的中国法理学 [J].
舒国滢 .
政法论坛, 2005, (01) :24-34
[3]   清代黔东南锦屏苗族林业契约的纠纷解决机制 [J].
罗洪洋 .
民族研究, 2005, (01) :88-96+109
[4]   小地方与大社会——中国社会人类学的社区方法论 [J].
王铭铭 .
民俗研究, 1996, (04) :5-20
[6]  
社会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著, 2003
[7]  
西方与非西方[M]. 华夏出版社 , 王铭铭编选, 2003
[8]  
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M]. 云南人民出版社 , (英)马林诺夫斯基(B.Malinowski)著, 2002
[9]  
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朱景文著, 2001
[10]  
社会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美)戴维·波普诺(DavidPopenoe)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