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与经济增长——基于2000—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李强 [1 ,2 ]
徐康宁 [1 ]
魏巍 [3 ]
机构
[1]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安徽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 经济增长; 中心城市; 海港;
D O I
10.15936/j.cnki.1008-3758.2013.03.016
中图分类号
F129.9 [中国经济地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基于2000—201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初始经济发展水平、投资、人力资本、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后,"资源诅咒"假说在我国省级层面显著成立;到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距离与地区经济增长呈"∽"型关系,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要快于东部地区,海岸线长度对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不明显,到达港口城市的距离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251 / 25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自然禀赋对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来自安徽的例证 [J].
李强 ;
徐康宁 ;
魏巍 .
财贸研究, 2012, 23 (04) :67-72
[2]   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 [J].
方颖 ;
纪衎 ;
赵扬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44-160
[3]   资源依赖、地理区位与城市经济增长 [J].
孙永平 ;
叶初升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1) :114-123+128
[4]   自然资源丰裕、资源产业依赖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J].
邵帅 ;
杨莉莉 .
管理世界, 2010, (09) :26-44
[5]   中国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 [J].
许政 ;
陈钊 ;
陆铭 .
世界经济, 2010, 33 (07) :144-160
[6]   政府干预、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地区层面的研究 [J].
丁菊红 ;
邓可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07, (07) :56-64
[7]   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资源瓶颈及其解决途径 [J].
罗浩 .
经济研究, 2007, (06) :142-153
[8]   自然禀赋与经济增长:对“资源诅咒”命题的再检验 [J].
徐康宁 ;
邵军 .
世界经济, 2006, (11) :38-47+96
[9]   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 [J].
徐康宁 ;
王剑 .
经济研究, 2006, (01) :78-89
[10]   地理位置与优惠政策对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贡献 [J].
Sylvie Dmurger ;
杰夫·萨克斯 ;
胡永泰 ;
鲍曙明 ;
张欣 .
经济研究, 2002, (09) :14-2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