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50与100a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情景预测

被引:65
作者
南卓铜
李述训
程国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工程冻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工程冻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工程冻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兰州,兰州
关键词
多年冻土变化; 青藏高原; 情景预测; 数值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估计, 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将增加1.4~5.8℃. 据预测未来50 a青藏高原气温可能上升2.2~2.6℃. 在建立冻土数值预测模型的基础上, 计算了在两种气温年升温率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自然平均状态50和100 a后可能发生的变化. 预测结果表明, 气候年增温0.02℃情形下, 50 a后多年冻土面积比现在缩小约8.8%, 年平均地温Tcp > -0.11℃的高温冻土地带将退化, 100 a后, 冻土面积减少13.4%, Tcp > -0.5℃的区域可能发生退化; 如果升温率为0.052 ℃/a, 青藏高原在未来50 a后退化13.5%, 100 a后退化达46%, Tcp > -2℃的区域均可能退化成季节冻土甚至非冻土. 预测结果对青藏高原寒区工程规划和建设的辅助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及其影响研究 [J].
秦大河 ;
丁一汇 ;
王绍武 ;
王苏民 ;
董光荣 ;
林而达 ;
刘春蓁 ;
佘之祥 ;
孙惠南 ;
王守荣 ;
伍光和 .
地学前缘, 2002, (02) :321-328
[2]   基于年平均地温的青藏高原冻土分布制图及应用 [J].
南卓铜 ;
李述训 ;
刘永智 .
冰川冻土, 2002, (02) :142-148
[3]   人类工程活动下冻土环境变化评价模型 [J].
吴青柏 ;
朱元林 ;
刘永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02) :141-148
[4]   多年冻土地区线性工程建设 [J].
程国栋 ;
何平 .
冰川冻土, 2001, (03) :213-217
[5]   高海拔多年冻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模型 [J].
李新 ;
程国栋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2) :185-192
[6]   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王绍令 ;
赵秀锋 ;
郭东信 ;
黄以职 ;
不详 .
冰川冻土 , 1996, (S1) :157-165
[7]   我国西部多年冻土地温带与工程建筑物稳定性 [J].
童长江 ;
吴青柏 ;
不详 .
冰川冻土 , 1996, (S1) :166-173
[8]   气候持续变暖条件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趋势数值模拟 [J].
李述训 ;
程国栋 ;
郭东信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42-347
[9]   试论中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带的划分 [J].
程国栋 ;
王绍令 .
冰川冻土, 1982, (02) :1-17
[10]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M]. 科学出版社 , 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 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