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著作权法》中公有领域的立法构造

被引:10
作者
李建华 [1 ]
梁九业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2] 吉林大学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著作权法; 公有领域; 著作权扩张; 立法目标;
D O I
10.15991/j.cnki.411028.20200401.013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公有领域作为著作权制度的基础与核心,是著作权法体系完善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著作权在全球范围内的非理性扩张与公有领域规范的缺位致使公有领域在司法实践中日趋呈现出式微态势。为满足著作权纠纷裁判实践对公有领域规范的现实需求,应在考察域外著作权法中公有领域立法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之立法价值与目标、立法体例、利益平衡、政策立场等要素,在《著作权法》中增设公有领域的立法条款。公有领域的立法条款能够为著作权的合理保护提供一套相对完善的外部逻辑裁判工具,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著作权法体系,为深化对著作权保护机理的认识和良性司法裁判机制的建构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知识产权法.[M].刘春田.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  
版权法上的公共领域研究.[M].黄汇.法律出版社.2014,
[3]  
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思维.[M].孔祥俊;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
[4]  
十字路口的国际知识产权法.[M].薛虹; 著.法律出版社.2012,
[5]  
知识产权强制许可制度研究.[M].黄丽萍;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6]  
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法律机制研究.[M].费安玲; 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
[7]  
知识产权法利益平衡理论.[M].冯晓青;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
[8]  
枪口下的法律.[M].李雨峰;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9]  
知识产权法哲学.[M].冯晓青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10]  
民法的精神.[M].姚辉著;.法律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