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补贴,谁是“赢家”——基于新能源概念类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被引:41
作者
魏志华 [1 ]
吴育辉 [2 ]
李常青 [2 ]
曾爱民 [3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3] 浙江工商大学财务与会计学院
关键词
财政补贴; 经济后果; 高管薪酬; 薪酬业绩敏感性;
D O I
10.19795/j.cnki.cn11-1166/f.2015.10.007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812.45 [财政支出];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3 ;
摘要
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2010—2012年117家新能源概念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基于上市公司、投资者以及公司高管三个视角,实证检验了谁才是政府财政补贴的真正"赢家",旨在为厘清财政补贴的经济后果提供新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财政补贴对中国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并不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也无助于投资者获得更高的市场回报率,但财政补贴却帮助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获得更多的薪酬,并显著降低国有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业绩敏感性。这一实证结果意味着,中国的财政补贴政策未必发挥了足够的效率,因为公司高管事实上成为财政补贴的真正"赢家"。鉴于此,本文从合理制定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财政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客观评价财政补贴对企业的影响以及科学制定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评价体系等视角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寻租、财政补贴与公司成长性——来自新能源概念类上市公司的实证证据 [J].
魏志华 ;
吴育辉 ;
曾爱民 .
经济管理, 2015, 37 (01) :1-11
[2]   政府补贴是否提升了公司绩效与社会责任? [J].
孔东民 ;
李天赏 .
证券市场导报, 2014, (06) :26-31+62
[3]   政府补助、软约束与薪酬差距 [J].
步丹璐 ;
王晓艳 .
南开管理评论, 2014, 17 (02) :23-33
[4]   政府补助、超额薪酬与薪酬辩护 [J].
罗宏 ;
黄敏 ;
周大伟 ;
刘宝华 .
会计研究, 2014, (01) :42-48+95
[5]   股权分置改革、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 [J].
陈胜蓝 ;
卢锐 .
金融研究, 2012, (10) :180-192
[6]   我国沪深股市股票名称的“中国”效应 [J].
陈素 ;
孙建东 ;
申宇 .
投资研究, 2012, 31 (02) :113-131
[7]   政治联系、寻租与地方政府财政补贴有效性 [J].
余明桂 ;
回雅甫 ;
潘红波 .
经济研究, 2010, 45 (03) :65-77
[8]   政治关联与财务困境公司的政府补助——来自中国ST公司的经验证据 [J].
潘越 ;
戴亦一 ;
李财喜 .
南开管理评论, 2009, 12 (05) :6-17
[9]   管理层权力、薪酬与业绩敏感性分析——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卢锐 .
当代财经, 2008, (07) :107-112
[10]   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刘凤委 ;
孙铮 ;
李增泉 .
管理世界, 2007, (09) :76-8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