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异质性技术的环境效率评价及空间效应

被引:14
作者
沈能
王群伟
机构
[1] 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
关键词
技术差距; 环境效率; 空间效应; 集聚外部性; 地理邻接;
D O I
10.13587/j.cnki.jieem.2015.01.022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本文在充分考虑异质性技术的基础上,利用Meta-frontier效率函数估算我国(区域)环境效率,并将集聚外部性和地理、贸易等空间因素纳入环境效率的分析框架中,考察环境效率空间溢出的渠道和效应。研究发现:由于不同地区组群之间环境生产技术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环境效率呈现东部——西部——中部依次递减的格局。集聚外部性是改善环境效率的重要机制,不同的集聚程度和集聚方式对应于不同的环境效率。其中,东部地区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均较显著,而中西部地区仅体现微弱的马歇尔外部性。地理邻接地区间的污染转移倾向都较为严重;全国而言,贸易联系紧密的地区间有着较强的负向环境效率效应,而区域内部则更多体现学习和正向效率溢出效应。在节能减排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空间集聚的"自净效应",同时高度重视环境污染(政策)的空间相关性,加强跨地区的环境合作。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环境效率、行业异质性与最优规制强度——中国工业行业面板数据的非线性检验 [J].
沈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03) :56-68
[2]   经贸、地理关联与地区间环境效率溢出 [J].
孔元 ;
冯冰 .
南方经济, 2012, (02) :27-38
[3]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APEC地区经济增长——基于SBM-Undesirable和Meta-frontier模型的实证研究 [J].
刘玉海 ;
武鹏 .
经济评论, 2011, (06) :109-120+129
[4]   集聚外部性、环境技术效率与节能减排 [J].
杨礼琼 ;
李伟娜 .
软科学, 2011, 25 (09) :14-19
[5]   中美贸易与污染避难所假说的实证研究——基于内含污染的视角 [J].
傅京燕 ;
张珊珊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2) :11-17
[6]   集聚与增长:来自中国各省自治区的证据 [J].
郑长德 .
甘肃社会科学, 2010, (04) :67-70
[7]   中国工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经验研究 [J].
朱平辉 ;
袁加军 ;
曾五一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6) :65-74
[8]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 [J].
王群伟 ;
周鹏 ;
周德群 .
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1) :45-54
[9]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规制绩效实证分析 [J].
张红凤 ;
周峰 ;
杨慧 ;
郭庆 .
经济研究, 2009, 44 (03) :14-26+67
[10]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