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的界外区与干旱区生态环境建设

被引:11
作者
黄培祐
机构
[1] 新疆大学生物系
关键词
绿洲; 界外区; 生态环境建设;
D O I
10.13448/j.cnki.jalre.1991.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区在开发过程中,造成绿洲、界外区及维持原状的荒漠三部分。界外区生境的极度退化,将动摇绿洲的存在基础。因而整治界外区是扭转干旱区环境恶化、实现生态复原与建设的关键。恢复与扩展荒漠植被即是生态建设的根本手段。实施保护、利用与建设相结合的方针,以荒漠植被自然侵移规律,依靠自然降水以最大限度发展可供饲用的灌林,将能实现生态环境建设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莫索湾一五○团农场绿洲生态环境的基本情况及其保护 [J].
张立运 ;
崔望诚 .
干旱区研究 , 1990, (01) :11-17
[2]   新疆荒漠区几种旱生树种自然分布的制约因素研究 [J].
黄培祐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0, (01) :59-67
[3]   塔里木盆地北缘植被生活型组成的分析 [J].
潘晓玲 ;
黄培祐 .
干旱区研究, 1989, (04) :28-33
[4]   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策略初探 [J].
黄培祐 .
新疆环境保护, 1989, (04) :2-5
[5]   莫索湾的开发及其对荒漠生态系统影响的初步评估 [J].
黄培祐 .
干旱区地理, 1989, (02) :1-7
[6]   荒漠区耐旱树种在异质生境中完成生活周期现象初探 [J].
黄培祐 .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8, (04) :87-93
[7]   新疆阿勒泰地区沙漠进退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J].
王永兴 ;
乌尔坤别克 ;
牛达奎 .
新疆环境保护, 1988, (04) :6-12
[8]   新疆玛纳斯湖的干涸对周围植被影响初探 [J].
黄培佑 ;
黄丕振 ;
顾春光 .
干旱区地理, 1987, (04) :30-36
[9]   塔里木盆地胡杨分布区的消退和林地更新复壮的初步研究 [J].
黄培祐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6, (04) :302-309
[10]   两千年来塔里木生态环境的变迁附视频 [J].
袁国映 .
新疆环境保护, 1986, (03)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