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分权的逻辑:行政发包制及其影响

被引:14
作者
孟飞
机构
[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金融分权; 行政发包制; 中央与地方关系;
D O I
10.19626/j.cnki.cn31-1163/f.2017.12.009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摘要
在微型金融领域,中央与地方金融分权体现了行政发包制的逻辑,在科层制内部引入了市场发包因素。中央政府以属地管理原则为基准,把监管权限和风险处置责任发包给省级政府,但省级政府在保留准入审批权的同时,把日常监督、市场退出监管权限以及风险处置责任继续发包,直至县级政府。而地方政府获取监管权限和承担风险处置责任的内在动力来源于发展本地金融产业的经济激励。这种金融分权模式存在着内部不稳定性,并对微型金融体系产生了消极性影响。因此,行政发包制的改革必须以监管事务的性质为基准配置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监管权限和风险处置责任,实施以消费者保护为核心的非审慎监管,并建立中央与省级政府之间的协商沟通和合作监管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式金融分权 [J].
洪正 ;
胡勇锋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2) :545-576
[2]   金融分权演变研究:基于机构、市场与监管视角 [J].
王俊 .
上海金融 , 2016, (10) :35-42
[3]   银行业监管:一般理论及实践发展 [J].
周莉萍 .
金融评论, 2016, 8 (05) :6-31+123
[4]   政府干预视角下的地方金融:一个文献综述 [J].
郭峰 .
金融评论, 2016, 8 (03) :67-79+125
[5]   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实践及前景 [J].
李苍舒 .
金融评论, 2015, 7 (06) :109-122+126
[6]   行政发包制与帝国逻辑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读后感 [J].
周雪光 .
社会, 2014, 34 (06) :39-51
[7]   当前制度条件下中央与地方金融管理权的边界确定 [J].
汤柳 .
上海金融, 2011, (07) :33-38
[8]  
转型中的地方政府.[M].周黎安.格致出版社.2017,
[9]  
中国的金融分权与宏观经济波动.[M].傅勇.中国金融出版社.2016,
[10]  
21世纪金融监管.[M].凯勒曼;德汗;德弗里斯.中信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