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及波动效应分析

被引:35
作者
程瑞芳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农产品价格; 形成机制; 波动效应;
D O I
10.14089/j.cnki.cn11-3664/f.2007.03.015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市场机制下,基于不同的市场交易,形成农产品集市价格、批发价格和期货价格,三者共同调节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粮食价格波动轨迹符合蛛网模型现象,表明农产品供求弹性较小,无论源于供给还是需求方的变化,都会引起农产品价格较大幅度的变化。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实质上反映着农业收益的不稳定性。建立农业共生组织,通过市场主体间的共生与协作,形成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的互补性和资源依存性,是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一种准市场性的资源配置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产业组织结构研究.[M].孙天琦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2]   我国玉米期货市场发现价格功能的实证分析 [J].
田彩云 ;
郭心义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6) :52-57+71
[3]   中国早稻生产波动及成因分析 [J].
方福平 ;
王磊 ;
廖西元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2) :11-17+26
[4]   1981~2000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波及效应 [J].
王秀清 ;
钱小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02) :12-1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