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生产要素C-D函数分析

被引:4
作者
杨丽
陈莹
机构
[1]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 科技培训; 新农村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在简要分析农业在我国的重要地位及发展现状基础上,运用C-D生产函数对1991-2006年以来我国农村生产要素的贡献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农业增长的诸要素中资本贡献率最大,劳动力贡献率次之,技术进步贡献率最小。技术进步的贡献率虽然不高,但和农业生产总值呈很强的相关性。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重视农业技术进步的积极影响,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以提高农业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2]   安徽省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附视频 [J].
盛海燕 ;
张士云 .
科技与管理, 2007, (02) :72-74+77
[3]   我国农民科技培训分析 [J].
陈华宁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1) :19-22
[4]   中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增长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J].
严奉宪 .
农业技术经济, 2005, (04) :9-14
[5]   云南省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 [J].
于敏 ;
方子节 ;
姜明伦 ;
杨晶照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2) :294-297
[6]   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 [J].
李敬 ;
王定祥 .
统计与决策, 2004, (04) :55-56
[7]   农业科技培训模式探索 [J].
王惠生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2, (18) :45-46
[8]   农业经济发展与生产要素投入关系研究 [J].
张晓莉 ;
李金叶 .
新疆财经, 2001, (04) :21-23
[9]  
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探索与实践[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李学勇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