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48
作者
董锁成 [1 ,2 ]
张佩佩 [1 ,2 ]
李飞 [2 ]
李富佳 [2 ]
陈诚 [1 ]
马蓓蓓 [1 ]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人居环境质量; 熵值法; 山东半岛城市群;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1204 ; 083305 ;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城市群作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宜居人居环境的重点地区,其人居环境发展状况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例,从人文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构建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人居环境质量计算模型和系统协调度模型,对其人居环境质量进行静态定量化评价和动态综合性评价。研究表明:(1)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质量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性最大,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水平时空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大,是制约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发展的突出问题。(2)2000—2014年山东半岛城市群人居环境综合水平呈现良好的上升趋势,且增速较稳,增幅较小;各要素间的协调性均达到了中级协调等级;系统层的评价值除人文环境外,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波动式上升态势;领域层的评价值差异明显,发展不均衡。(3)城市群内部各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质量水平逐步提高,且排名相对稳定;各要素间的协调度等级差异较小,但起伏变化较大;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呈现东西高、中间低的格局,内部级别差异显著,可分为较好、一般、较差、差4个等级。在今后的发展中,应针对山东半岛不同城市人居环境问题采取因时因地制宜的协调对策,创造整体最优人居环境。不仅要提高城市群的整体经济水平,提升城市群的短板建设,推动人居环境协调发展,还要符合新常态下城市发展与建设的要求,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科学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山东半岛城市规划研究与实施力度,探索"多规合一"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55 / 16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人居环境的地理尺度研究 [J].
李雪铭 ;
田深圳 .
地理科学, 2015, 35 (12) :1495-1501
[2]  
湖南省人居环境与经济耦合发展的时空演变研究[J]. 李伯华,陈容,刘沛林,窦银娣.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1)
[3]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宁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J]. 李帅,魏虹,倪细炉,顾艳文,李昌晓.应用生态学报. 2014(09)
[4]   广州社区人居环境满意度人群及空间差异特征 [J].
丛艳国 ;
夏斌 ;
魏立华 .
人文地理, 2013, 28 (04) :53-57
[5]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与时空差异分析 [J].
李雪铭 ;
晋培育 .
地理科学, 2012, 32 (05) :521-529
[6]   长沙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不确定性评价(英文) [J].
熊鹰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11, 21 (06) :1123-1137
[7]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度评价——来自我国四大直辖市的对比与分析 [J].
王坤鹏 .
经济地理, 2010, 30 (12) :1992-1997
[8]   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修订的背景、原则与重点 [J].
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 ;
张云峰 .
城乡建设, 2010, (10) :7-10
[9]   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J].
欧向军 ;
甄峰 ;
秦永东 ;
朱灵子 ;
吴泓 .
地理研究, 2008, (05) :993-1002
[10]   城市内部居住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 [J].
张文忠 .
地理科学, 2007, (01) :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