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经济、对外贸易与区域双核结构模式探讨——以山东半岛济南—青岛双核结构为例

被引:13
作者
盛科荣 [1 ]
孙威 [2 ,3 ]
机构
[1] 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规模经济; 对外贸易; 双核结构模式; 本地市场效应; 山东半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F752.8 [地方对外贸易];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地理现象。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框架,论文构建模型,分析了规模经济和对外贸易推动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生成过程和经济机理。模型研究表明,规模经济和对外贸易是塑造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基本力量:规模经济的增强放大了本地市场效应,导致了区域核心城市的出现;对外贸易影响着沿海地区的经济地理优势,决定着港口区位核心城市和内陆地区核心城市的并存。山东半岛济南—青岛双核结构模式生成过程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双核结构模式是制造业活动完成由以手工业为主导向现代化大生产为主导转变、区域发展环境完成由相对封闭向相对开放转变之后才产生的经济地理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636 / 164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近代华北经济地理格局的演变 [J].
樊如森 .
史学月刊, 2010, (09) :87-96
[2]   中国主要产业轴线的空间定位与发展态势——兼论点—轴系统理论与双核结构模式的空间耦合 [J].
陆玉麒 ;
董平 .
地理研究, 2004, (04) :521-529
[3]   苏州与上海孪生城市模式的形成机理及其区域效应 [J].
陆玉麒 ;
董平 ;
俞勇军 .
地理科学, 2004, (03) :305-313
[4]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数学推导 [J].
陆玉麒 ;
俞勇军 .
地理学报, 2003, (03) :406-414
[5]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形成机理 [J].
陆玉麒 .
地理学报, 2002, (01) :85-95
[6]   济宁—曲阜都市区发展战略规划探讨 [J].
周一星 ;
魏心镇 ;
冯长春 ;
孟晓晨 .
城市规划, 2001, (12) :7-13
[7]  
近代山东城市变迁史[M]. 山东教育出版社 , 王守中, 2001
[8]  
德国南部中心地原理[M]. 商务印书馆 , (德)沃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Christaller)著, 1998
[9]   Regional adjustment to trade liberalization [J].
Hanson, GH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8, 28 (04) :419-444
[10]   Trade policy and the Third World metropolis [J].
Krugman, P ;
Elizondo, RL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96, 49 (01) :137-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