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强雾霾频发成因初探

被引:88
作者
孟晓艳 [1 ]
余予 [2 ]
张志富 [2 ]
李钢 [1 ]
王帅 [1 ]
杜丽 [1 ]
机构
[1]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2]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强雾霾事件; 空气污染物; 气象条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基于2001-2013年的气象观测数据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针对京津冀地区1月同期的雾霾天数、能见度、环境空气污染物浓度等展开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1月京津冀地区平均雾霾天数发生了21.7 d;污染物浓度超标严重,高浓度的颗粒物成为强雾霾频发的重要原因,PM10月均浓度为0.317 mg/m3,PM2.5为0.219 mg/m3;1月份京津冀地区气象要素表现为地面风速小、相对湿度高、大气层结稳定,更加促进大气污染物累积,并有利于颗粒物吸湿增长,致使空气质量恶化,强雾霾事件频发。
引用
收藏
页码:190 / 19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2013年1月河北省中南部严重污染的气象条件及成因分析 [J].
王丛梅 ;
杨永胜 ;
李永占 ;
范引琪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7) :695-702
[2]   1980—2011年北京城区能见度变化趋势及突变分析 [J].
余予 ;
孟晓艳 ;
张欣 .
环境科学研究, 2013, 26 (02) :129-136
[3]   福建沿海城市霾天气特征 [J].
郑秋萍 ;
林长城 ;
王宏 ;
陈晓秋 ;
余永江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12) :1311-1318
[4]   城市区域大气颗粒物的健康效应研究 [J].
刘爱明 ;
杨柳 ;
吴亚玲 ;
吕奂坤 .
中国环境监测, 2012, 28 (05) :19-23
[5]   2006─2010年环保重点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变化特征 [J].
孟晓艳 ;
王瑞斌 ;
张欣 ;
李健军 ;
李钢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6) :622-627
[6]  
大气颗粒物化学成分与健康效应的关系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J]. 黄雯,王旗.卫生研究. 2012(02)
[7]   2011年秋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J].
何延波 ;
赵秀兰 ;
钱永兰 ;
徐玲玲 ;
吕厚荃 ;
钱拴 ;
郭安红 .
中国农业气象, 2012, 33 (01) :156-158
[8]   近十年中国灰霾天气研究综述 [J].
吴兑 .
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2 (02) :257-269
[9]   京津冀区域霾天气特征 [J].
赵普生 ;
徐晓峰 ;
孟伟 ;
董璠 ;
何迪 ;
石庆峰 ;
张小玲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1) :31-36
[10]   北京能见度变化趋势及冬季一次典型污染过程分析 [J].
张宏 ;
刘子锐 ;
胡波 ;
王莉莉 ;
王跃思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5) :62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