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山地灾害的敏感性分析——以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为例

被引:16
作者
何易平
马泽忠
谢洪
钟敦伦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四川成都,四川成都,四川成都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山地灾害; 敏感性; 小江流域; 长江上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长江上游是我国山地灾害异常活跃区,其频繁活动与该区域特殊的自然条件和人类经济活动密切相关。从自然和人文交叉最密切的领域———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入手,选择区内山地灾害频繁活动区———金沙江一级支流小江流域为典型研究区,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坡度土地利用方式对山地灾害的综合敏感性,发现易致灾的土地利用方式依次为:道路建设用地和工矿用地、>15°的旱地、>15°低盖度草地和人工修建的蓄水区、城市建设用地、>8°的裸岩地、>25°的滩地、>35°的高盖度草地,并根据敏感值的大小进行了敏感性区划。研究成果对规划土地利用方式、布局水土保持工程等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528 / 5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三峡库区武隆县滑坡灾害特点及成因机制 [J].
何太蓉 ;
杨达源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4) :399-402
[2]   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类型与山地灾害敏感性分析——以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为例 [J].
何易平 ;
马泽忠 ;
谢洪 ;
崔鹏 ;
王兆印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4) :177-181
[3]   基于GIS的滑坡空间数据库研究——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J].
兰恒星 ;
伍法权 ;
周成虎 ;
王思敬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04) :12-18
[4]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历史发展过程探讨 [J].
史立人 .
水土保持通报, 2002, (05) :1-4
[5]   长江上游干流和支流河流泥沙近期变化及其原因 [J].
张信宝 ;
文安邦 .
水利学报, 2002, (04) :56-59
[6]   长江流域泥沙特点及对流域环境的潜在影响 [J].
李长安 ;
殷鸿福 ;
俞立中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0, (04) :504-509
[7]   金沙江下游的滑坡和泥石流 [J].
王治华 .
地理学报, 1999, (02) :48-55
[8]   长江三峡库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 [J].
汪华斌 ;
吴树仁 ;
汪稔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1998, (02) :91-97
[10]   云南小江流域的泥石流灾害 [J].
陈循谦 .
灾害学, 1990, (02)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