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的性质及其实现方式

被引:122
作者
林卫斌 [1 ,2 ]
苏剑 [3 ,4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产业经济研究中心
[3]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4] 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供给侧改革; 供需失衡; 生产要素; 政府职能;
D O I
10.19851/j.cnki.cn11-1010/f.2016.01.004
中图分类号
F121 [社会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供给侧改革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政策发生两个方面的重要调整,一是供给管理将成为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重点,二是改变过去行政化的供给管理手段。当前我国经济存在有供给无需求、供给体系低效率抑制有效需求和有需求无供给等三个方面供需失衡,这决定了需求管理难以破解当前经济发展中的难题,必然要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供给侧改革,一方面要求破解体制机制障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在政策引导、监管约束和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完善职能,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理解供给侧改革:能源视角 [J].
林卫斌 ;
苏剑 .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5, (12) :8-11
[2]   探析“供给侧”经济学派所经历的两轮“否定之否定”——对“供给侧”学派的评价、学理启示及立足于中国的研讨展望 [J].
贾康 ;
苏京春 .
财政研究, 2014, (08) :2-16
[3]   供给管理政策及其在调节短期经济波动中的应用 [J].
苏剑 .
经济学动态, 2008, (06) :18-22
[4]   供给管理与我国现阶段的宏观调控 [J].
刘伟 ;
苏剑 .
经济研究, 2007, (02)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