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刘景峰 [1 ]
田领 [2 ]
孙猛 [1 ]
王昊 [1 ]
李娜 [1 ]
机构
[1]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介入科
[2]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通心络胶囊; 缺血性脑血管病; 支架置入术; 血管内皮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5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9例,对照组36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血小板集聚,强化降脂等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治疗前及治疗8周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VEGF、ET-1、NO水平及全血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8周后血清ET-1水平、全血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均降低(P<0.05),VEGF、NO水平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ET-1水平、全血黏度(高切)、血浆比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P<0.05),血清VEGF、NO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置入术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管内皮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8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通心络联合氯吡格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J].
崔春便 ;
程华 .
疑难病杂志, 2014, 13 (09) :936-938
[2]   通心络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干预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疗效观察 [J].
高影 ;
马丽娟 ;
姜超 .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 (08) :987-989
[3]   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 [J].
宋军 ;
王颖翠 .
中外医疗, 2014, 33 (09) :61+63-61
[4]   脑血管病血管造影的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分析 [J].
林小义 ;
陈光忠 ;
黄柳军 ;
林韩逊 ;
蔡树嘉 .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0) :4647-4648
[5]   荷丹片联合瑞舒伐他汀钙对高脂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付晓丽 ;
展倩丽 ;
孟繁军 ;
杨颖博 ;
董星 ;
田小燕 ;
殷玉红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13, 32 (05) :27-30
[6]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分析附视频 [J].
焦慧娟 .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02) :54-55
[7]   通心络胶囊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炎性因子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J].
杨华 ;
夏章勇 ;
曲怀谦 ;
吴琳 ;
程卫东 ;
徐格林 ;
殷勤 .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 13 (08) :730-733
[8]   活血化瘀药在中风急性期的应用 [J].
宋智慧 ;
李海英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23) :119-119
[9]   通心络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J].
张莉莉 ;
张蓁蓁 .
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33) :67-68
[10]   通心络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颈部血流的影响 [J].
张立平 ;
程桂芝 .
疑难病杂志, 2010, 9 (04) :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