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公正的学校撤并程序——对民众参与度和满意度的实证调查

被引:20
作者
雷万鹏
张婧梅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学校撤并; 撤并程序; 程序正义; 民众参与; 利益表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521 [教育改革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国启动了以撤点并校为主导模式的学校布局调整改革。基于对学校撤并过程中民众参与度和满意度的调查,本文探讨了学校撤并程序的公正问题。研究显示:在学校撤并决策过程中,广大居民、家长和教师参与率极低,部分群众对学校撤并效果不满意,低收入者和边远山区农民对学校撤并效果满意度更低。为回应民众需求,最大化地实现公共利益,我国亟需在学校布局调整决策机制上进行深刻变革,以构建公平正义的学校撤并程序。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中央与地方权责关系,扩大民众参与,构建多元化利益表达机制,实施规范的学校撤并程序是改革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农村校车发展中的政府责任——以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为背景 [J].
雷万鹏 ;
徐璐 .
中国教育学刊, 2011, (01) :16-19
[2]   缩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基于循证教育学的视野 [J].
杨文登 ;
叶浩生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03) :11-17
[3]   “规模效益”抑或“公平正义”——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中“巨型学校”现象思考 [J].
万明钢 ;
白亮 .
教育研究, 2010, 31 (04) :34-39
[4]   公共政策程序正义及其价值 [J].
李建华 .
中国社会科学, 2009, (01) :64-69+205
[5]   公共政策制定程序对政策可接受性的影响 [J].
李大治 ;
王二平 .
心理学报, 2007, (06) :1093-1101
[6]   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与对策 [J].
庞丽娟 .
教育发展研究, 2006, (04) :1-6
[7]   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 [J].
王思斌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06) :83-91
[8]   程序比较论 [J].
季卫东 .
比较法研究, 1993, (01) :1-46
[9]  
英国地方政府[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英) 威尔逊, 2009
[10]  
博弈[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周国雄,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