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分析

被引:13
作者
李加林
许继琴
童亿勤
杨晓平
张殿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全球变化信息研究中心
[2] 宁波大学商学院
[3] 宁波大学人居环境研究所
[4] 宁波大学人居环境研究所 北京
[5] 浙江宁波
关键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格局指数; 景观动态; 杭州湾; 滨海平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位于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其土地利用/覆被空间格局变化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利用1987年和2000年2个时期的TM影像,分析了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数量及空间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建设用地、水体和养殖用地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水田、旱地、滩地、林地和盐田呈减少趋势。受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斑块平均面积由0.245 km2降至0.173 km2,斑块密度则由4.081个/km2提高到5.781个/km2,斑块数量增加了42%。由于斑块的破碎化,大部分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边界密度、形态指数、分维数和斑块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城市化和非农化的发展使得建设用地格局指数变化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多维信息在改善沿海地区图像分类精度中的应用方法 [J].
赵寒冰 ;
李加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2) :125-129
[2]   海岸带土地持续利用景观生态评价 [J].
彭建 ;
王仰麟 ;
刘松 ;
吴健生 ;
李卫锋 .
地理学报, 2003, (03) :363-371
[3]   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景观生态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以浙江仙居县永安溪为例 [J].
孙华 ;
李云梅 ;
王秀珍 ;
倪绍祥 ;
不详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2003, (02) :177-181
[4]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区景观持续性研究 [J].
常学礼 ;
鲁春霞 ;
高玉葆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67-74
[5]   大渡河上游地区景观格局与动态 [J].
摆万奇 ;
张镱锂 ;
包维楷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1) :75-80
[6]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
[7]   海岸生态交错带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受开发建设的影响分析———以海南万泉河口博鳌地区为例 [J].
陈鹏 ;
高建华 ;
朱大奎 ;
王颖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509-514
[8]   绿洲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J].
贾宝全 ;
慈龙骏 ;
任一萍 .
生态学报, 2001, (11) :1947-1951
[9]   我国沿海滩涂景观生态初步研究 [J].
彭建 ;
王仰麟 .
地理研究, 2000, (03) :249-256
[10]   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 [J].
史培军 ;
陈晋 ;
潘耀忠 .
地理学报, 2000, (02) :15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