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动态分析

被引:7
作者
许月卿
李双成
机构
[1]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环境学院资源与环境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北京
关键词
经济发展; 区域差异; 人均GDP; 三大地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采用人均GDP指标,对1978-2002年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及驱动机制进行了动态时序分析,剖析了三大地带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近20多年来无论是绝对差距、相对差距还是综合差距,三大地带经济区域差异均呈现扩大趋势,尤其是以20世纪90年代初期最为显著。究其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外,产业结构、所有制结构、投资强度、对外开放程度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均具有重要影响。为缩小三大地带的经济差距,除加强对中西部的投资建设外,应加快对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步伐,增强中西部的自我发展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统计年鉴.[M].国家统计局; 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M].张敦富;覃成林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3]  
中国地带差距与中西部开发.[M].张慕〓;程建国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4]  
中国发展前景.[M].胡鞍钢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   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动态过程研究 [J].
彭鹏 ;
周国华 ;
罗亦华 .
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05) :35-37
[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实证研究与R/S分析 [J].
卢艳 ;
徐建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 (03) :60-66
[7]   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 [J].
吴殿廷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2) :10-15
[8]   我国三大地带经济差距与原因分析 [J].
孙曰瑶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 (02) :72-79
[9]   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的实证分析 [J].
杨伟民 .
经济研究, 1992, (01) :70-7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