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和有效推动高质量发展

被引:45
作者
郭春丽
王蕴
易信
张铭慎
机构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质量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
D O I
10.19709/j.cnki.11-3199/f.2018.04.006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从投入和产出、宏观和微观、供给和需求等角度看,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出现积极变化,发展效率开始改善,发展动力正在转换。但是,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质量变革仍有差距、效率变革仍存短板、动力变革仍缺后劲。实现高质量发展,应围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推动要素投入和产品服务质量同步提高、宏观和微观效率同步改善、供给侧动力和需求侧动力同步转换。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人民出版社.2017,
[2]  
重点领域改革的增长红利研究.[M].郭春丽.人民出版社.2016,
[3]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M].毛晓威等译;世界银行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
[4]   用生产函数分析科技投入产出关联的初步研究 [J].
戚尔鹏 ;
叶鹰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12) :1841-1847
[5]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J].
刘世锦 .
中国发展观察, 2017, (21) :5-6+9
[6]   关于经济发展质量若干问题的思考 [J].
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课题组 ;
吴清海 .
中国领导科学, 2017, (08) :7-10
[7]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基于一般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比较分析 [J].
王志强 ;
刘伯凡 ;
曹建华 .
经济问题探索, 2017, (03) :56-62
[8]   加快提高中国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J].
刘向东 .
全球化, 2017, (02) :85-102+136
[9]   德国全要素生产率的长期表现 [J].
应习文 .
中国金融, 2016, (20) :45-47
[10]   中国制造2025与提升制造业质量品牌战略 [J].
林忠钦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4) :4-9+2